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高三主题班会(多篇)

时间:2025-08-09 08:53:21
高三主题班会(多篇)

[摘要]高三主题班会(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三主题班会 篇一

一、高考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它推给你的父母、你的老师!

二、你今天投入越大,回报也就越大。

三、要明白你在做什么?你是谁?你是高考考生!你在为自己的命运及发展做准备,国家给了你一个利用高考初步规划自己人生的机会,你要抓住它并善加利用!

四、高考使你们提前长大成人!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可以帮你解决,但高考只有你自己去拼搏,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五、在这人生的重要关头,你们要争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希望我班全体同学在高三最后的九个月时间里,少安毋躁,拿出干劲,全力拼搏!

『高三,真好』

直面高三,直面高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不论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论在学习状态还是没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

所有真正体悟过高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高三真好。

一位拚过高三而终于跨入理想大学的学子在他一篇《梦回高三》的文章中深情地写到:"惟有大苦,方能大乐,高三乃是大苦与大乐的最佳结合,高三促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有了一个飞越,失去了高三,生命就失去了一份成熟,而把握住了高三,就把握住了整个的人生"。

他在文章中用一副对联诗情画意地勾勒出了他高三的大苦大乐:"何物动人,六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这是一种经过激流险滩后的豪迈,是一种过来人的彻悟。

因此,一个成功的高三,一个"一百次摔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高三,着实让人回味,让人向往,让人热血沸腾。

高三,并不只是背书,做题,成打的试卷,成摞的演草纸,弄清高三内涵的全部,把轨道切入高三,是每个即将结束高二生活的同学刻不容缓的问题。

进入高三,适应高三,从心理到行动,完成角色上的转换,是今天要谈的主题。

一、高三,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

什么是高三精神,曾经在某个高三的教室内,挂着一张标语,上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

这是学校历届高三精神的真实写照。

不可想像,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气的人,会有所作为;一个没有强大动力作支撑的人,能谈得上吃苦,而且还是特别;一个没有坚韧意志品质的人,能在"人生极处是精神"的拚杀中达到成功的彼岸,体会到苦中之乐的人生真味。

因此,以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风帆,以饱满的精神,以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投入拚杀的渴望,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锐气,跑步进入高三,是学校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二、高三是信念下的执着与顽强。

进入高三,免不了许多的考试,免不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

当成绩不如别人而想到前景叵测,当苦拚过一段后考试成绩依旧,当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与关注,许多人都会感到焦虑,浮躁,对自己的信心与能力产生怀疑,甚至选择放弃,自己扳倒自己。

一名学生苦心撰写一篇小说,请作家点评,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了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

这一追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面更精彩"。

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一个段落,作家又似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

学生更兴奋,更富于创作激情。

他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

最后,电话铃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

作家匆匆出门。

"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作家莞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该结束。

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

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

否则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学生追悔莫及,自认不是当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这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

可惜,这位年轻人的热情在第一位作家前碰到挫折后,习惯地选择了放弃,与成功无缘。

再给大家说一个相反的事例。

帖木儿皇帝在敌人紧紧追赶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

就在他为处境与前途陷入困惑和深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

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

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

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胜利充满希望。

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有勇气剔除习惯中一切的不合谐音符。

泰国正大集团老板年事已高决定退休,准备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选一个作接班人。

他想来想去,觉得二儿子最合适,从学识,为人,才干。

于是有一天他把二儿子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

一开始他表示了对二儿子的欣赏和信任。

但老人说他惟一的忧虑是二儿子抽烟的习惯。

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抽烟的人到45岁,健康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事业走上坡路的时候。

如果这时有问题,自然难当重任。

另外还有一个顾虑,说时他目光严肃地盯着儿子:“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连抽烟这种不良习惯都不能克服,那他怎么能胜任我所托付的重任呢?”烟瘾很大的儿子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手里正点着一支烟,当他听完老父亲最后一句话后,内心强烈地受到震动,他仿佛觉得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必须有所决心,并立即付诸行动。

于是他一语不发,把手中的烟在烟灰缸里一掐,从那一刻开始,他再没有吸过一支烟。

平庸与伟大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往往要有非凡的意志努力。

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回避挫折,但你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

三、高三意味着科学与高效。

高考需要每位同学有理性的头脑,有科学高效的学习谋 ……此处隐藏12661个字……时做题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上漏洞,必要时,要翻开书重新复习相关知识,做到“回归基础”。高考试题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而且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大家只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个瓶颈是答题缺乏技巧,习惯差,非智力失分多。高手间的竞争,失误的多少决定成败。同学们要把平时当考试,练习时力求三准:即审题准、计算准、作答准。如果在这三方面出错,就强制自己改三遍十遍甚至更多遍。要对自己狠一点,狠一点就是高标准,狠一点就是严要求。对自己狠一点是减少非智力失分的杀手锏。

第三个瓶颈是高考前的焦虑和畏惧心理。战胜它的法宝就是自信心和勇气。我认为,自信心,有它不一定能赢,但没有它一定会输,你要相信,人的自信心可以创造奇迹。

在距离高考最后的55天里,每位同学要珍惜这55天,抓紧这55天,拼搏55天,奋斗55天,专心每一天,专注每一刻。有句格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学习上的每个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次考试中力争每一分。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收获人生的硕果。总之,在这55天里,我们没有理由放松懈怠,虚度光阴,畏惧不前;我们只有将自己的生命以最大的限度进行浓缩,在极其宝贵的时空里高速地运转,决不言弃,志在成功!要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要有力挫群雄、蟾宫折桂的锐气,要有决战决胜、金榜题名的豪气,甚至要有独占鳌头、舍我其谁的霸气。同学们,古语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希望大家在这个决定人生的重要关头,把握自己的命运,发挥“亮剑精神”,努力拼搏55天,用你们的勇气和汗水,创造人生的奇迹!

最后,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高考的胜利必将属于你们大家。谢谢!

高三主题班会教案 篇八

班会主题:我们是未来(WE ARE THE FUTURE)

解释主题: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重担。学生必须做好挑起这重担的心理准备和精神准备,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也是需要他们用双手去创造的。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和变幻性,提高了同学们探讨的兴趣,未来可能一帆风顺,当然也可能命途多舛。如何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呢?的办法就是——把握现在。

教育目标:

结合高三学段的特点,学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较大。缓解压的目的是为了变压力为动力;畅想自己神奇、多彩的未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彼此更加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现自己精心设计的未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

班会形式:以话剧为主、提问为辅、畅谈为踪

主要内容:

(一)主持人①:We are the future,future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数,成功,失败,辉煌,抑或黯淡。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做不到。我们用自己的青春烈火燃烧一切,用坚定的信念铺就成功之路,用饱满的热情编织未来的梦。我们年轻的生命什么都不会在乎,因为我们有信心、有资本去接受挑战,去赢得成功。

(二)主持人②:我们张开翅膀,发动引擎,向着理想直线飞行,我们把誓言留在心中。在深邃的星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并使之成为永恒,我们用行动证明:这不是一颗流星。我们要把自己的小小成功向世界广播,我们也会将残余的碎片点点收藏,我们面对未来,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故事--

(三)表演学生自编话剧第一幕,时间:2003年8月,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这并不遥远的未来,在小小的舞台上,发挥想象,创造精彩,或喜或忧,每个人都会演绎自己不同的路……

(四)话剧第一幕落下大幕,请观看的同学们评价剧中人所走的不同道路,并结合自己现在,谈谈将准备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未来。形式采取问答式,让大家结合现在的学习生活,谈一谈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主持人②进行组织。)

(五)主持人①:回首过去,忘不了自己的快乐和艰辛,挣扎与拼搏,曾经的生活会留给记忆去保存。面对未来,我们或许还有些幼稚的想法,与实际差得太多太多,但未来仍像一团迷雾,我们遥望时不会得到结果,我们只能用自身去经历……

(六)表演话剧第二幕。时间,2008年8月,奥运的圣火把分散到各个角落的昔日的同窗召集到了北京。他们已经成熟了许多,当然也经历了很多:5年前的失败者,而今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远大理想的,也正在为了事业而拼搏,主动面对新的挑战的,也不会预见到以后的挫折……

(七)话剧第二幕表演结束。依旧清观看的同学们畅谈,假如你是剧中的某人,你会如何选择、如何做?让大家想像自己的2008会是一个什么样?(热烈讨论,主持人①组织)

(八)主持人②:我们强调,在面对不同的生活时,我们都不要放弃,我们都是有希望的。先是在改造着我们不再幼稚的思想。时间教会我们找寻属于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不再平凡,我们不甘平庸,于是在重温记忆之后,带着各自的梦又上路了,这一次,我们相约2020。

(九)表演话剧第三幕,时间:2020年8月,此时,学生已然褪去了羞涩,已走向了成熟,对梦想的追求似乎也不再热烈,但却仍不曾停歇。在尝过苦涩与甘甜之后,已经学会了把握,面对成功与失败,已经开始冷静思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写满了悲与喜,虽然丰富了,但应更懂得珍惜,打开尘封的记忆,追溯曾经的自己,可笑可爱的同窗日子,伴着浓酽酽的茶香,似远实近……未到的朋友送来一份祝福(一封信,录音机读),同时也送来了面对人生认识、快乐、理想、未来重新提起,另一种滋味,另一种心情……

(十)随着第三幕剧的结束,由第三幕剧中回忆学生时代的高兴事儿,主持人带着台下的同学共同参与到回忆中……

(十一)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虚幻的想象仿佛是他们未来的预

演,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十二)请出三幕话剧的编导,让他们讲一讲、谈一谈他们的构思,以及对剧中演员演后的想法。

(十三)采访班主任,让其就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出入,(主要想通过班主任的发言点出班会的主题,理想要一点点的放低标准,其实这个放低标准的过程,正是理想与现实逐渐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渐渐长大的过程。)

(十四)采访其他来观摩班会的教师。

(十五)主持人①:剧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现实的生活还在继续,无论未来的结果如何,我们现在都要捧着满满的信心启航,扬着青春的风帆,借着生命的风力,勇敢向前,找寻属于自己的future。高三------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后记:

这个班会方案效果良好,只是主持人显得稍微有些紧张,表演话剧的演员也有些紧张,偶有忘词现象,但都能巧妙的化险为夷,学生(场下观众)异常热情与激动,配合得也恰到好处,比预想的要好。在准备时间不是很充足的条件下,在高三学习生活如此紧张的环境中,能表演至此,实属不易矣!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三主题班会(多篇)范文。

《高三主题班会(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