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初三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03 08:53:59
初三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品多篇)

[说明]初三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大纲 篇一

考点八、俄国废除农奴制

1、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篇二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

1、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工人运动的时间: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3、工人运动目的: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二、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年

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核心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5、性质或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2、马克思、恩格斯初次相会于1844年。巴黎。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时间:1848年。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5、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共产党宣言》内容: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7、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8、材料解析题:“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

得将是整个世界。”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该文献是由谁起草的?

②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③上述材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信心)

四、巴黎公社:

1、背景:

①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

②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1871年3月政府军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初三历史如何学习篇三

1关注热点,政史结合

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平时多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信息探索的能力,开拓思维,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2归类记忆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掌握答题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大纲 篇四

考点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掀起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法国大革命的意义:见课本。

(3)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799年,法国将军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打击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5)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历史学习技巧 篇五

要会看书

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解答 篇六

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推翻了沙 ……此处隐藏951个字……问答题的类型:

(1)叙述类问答题。这是问答题最基本的题型。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

(2)归纳概括类问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观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抓住事件性质——进步的,事件时间的限制,对连续几组问题,条理清楚,前后分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大纲 篇七

考点七、美国的南北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度废存问题,南北矛盾再也无法调合。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1861.4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意义:《宣言》的发表,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转折点)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3、南北战争结束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大纲 篇八

考点十、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本茨试制汽车成功。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

4、20世纪初,人们造出飞艇。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飞机今天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影响:见课本。

初三历史上册常考易错知识点 篇九

1、大河文明以农耕 为主,四大文明古国都属于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以商业 为主,代表国家古希腊、古罗马 。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奴隶主专享的民主政治 ,并不是针对全体国民。

4、古希腊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可以参加。

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5、西方文明之源是古希腊 。

6、罗马通过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于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 ,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

7、《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实质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8、古代文明传播方式有两种: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

被称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是:阿拉伯人 ;

暴力冲突的事例有亚历山大东征 等;和平交往的事例有丝绸之路 等。

9、西欧庄园土地分为两部分:直领地和份地 ;

10、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手段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其中最典型的城市是法国的琅城 。

11、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大学的兴起

12、《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 。

13、大化改新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4、默罕默德在麦加 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地那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15、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 ,阿拉伯人改进与传播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的有:出现雇佣关系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6、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而不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新兴起。

17、《权利法案》重在限制王权 ;《独立宣言》重在谋求独立 ;《人权宣言》重在反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倡导自由民主 。

18、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 发表 ,不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9、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20、1804年拿破仑称帝,并不是封建皇帝,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独裁者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2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首先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核心国家是法国 。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的宫廷政变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23、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体现了自由、平等 的思想,深受启蒙运动 的影响。

2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转折点是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 。

25、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封建势力远远强于资产阶级势力 。

26、1871年的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推动的事件是巴黎公 社 而不是宪章运动。

27、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8、受文艺复兴影响的典型事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受启蒙运动影响的事件有美 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三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品多篇)范文。

《初三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