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本班级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语文课上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四、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五、教学活动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四)习作教学
(五)实践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 备注 |
一 | 《大青树下的小学》(3)《花的学校》(3)书法(1)课外阅读(1) | |
二 | 《不懂就要问》(2)《口语交际》(1)习作(2) 《语文园地一》(2)课外阅读(1) | |
三 | 《古诗三首》(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课外阅读(1) | |
四 | 《秋天的雨》(2)《听听,秋的声音》(1)《习作》(2)《语文园地二》(2)书法(1) | |
五 | 《去年的树》(3) 《那一定会很好》(1)《在牛肚子里旅行》(3)课外阅读(1) | |
六 | 《一块奶酪》(1)《习作》(2)《语文园地三》(2)课外阅读(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2) | 10.1—10.7国庆节放假 |
七 |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 《小狗学叫》(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四》(2)课外阅读(1) | |
八 | 《搭船的鸟》(2)《金色的草地》(3)《习作》(3) | |
九 | 《古诗三首》(3)《富饶的西沙群岛》(3)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 | 《海滨小城》(3)《美丽的小兴安岭》(3)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一 | 《习作》(2)《语文园地六》(2)《大自然的声音》(3)课外阅读(1) | |
十二 | 《读不完的大书》(3)《父亲、树林和鸟》(3)《口语交际》(1)课外阅读(1) | |
十三 | 《习作》(2)《语文园地七》(2)《司马光》(2)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四 | 《灰雀》(3)《手术台就是阵地》(3)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五 | 《一个粗瓷大碗》(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八》(2)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六 | 复习(8) | |
十七 | 复习(8) | |
十八 | 期末考试 |
七、检测安排:每单元一次测试,期中期末测试
文档为doc格式